看法幾乎一樣,主要差別在PC化用詞我覺得不太精確(儘管內文只提到進入存量市場這點),我自己覺得手機比較難走到PC模組化的狀況,作為價值整合者的Apple利潤率不會快速下降或在長期能維持一定水準,主要的問題是目前的增量有個上限。
這篇文章也點到一個重點,不同來源的成長隱含的價值不會相同。快速增長的服務和周邊有個iphone使用人數作為隱含上限,目前走的是滲透率提升,這邊的增長品質並不是特別好。
現在的股價也很難用帳上超額現金或潛在營運效率提升去解釋。庫克在供應鏈管理上已經做到非常極致,這部分很難創造太多價值。
這也是我看不太懂巴菲特在這價位拿這麼多蘋果的原因。
https://www.stockfeel.com.tw/2%e8%90%ac%e5%84%84-%e8%98%8b%e6%9e%9c-%e9%9a%b1%e6%82%a3-iphone/